“大家对哪一款宝贝感兴趣赶紧留言告诉我,我为大家介绍!”走进网红达人覃燕菲的直播间,她正在与“粉丝”热情互动。
据了解,覃燕菲因婚嫁来到灵山县烟墩镇,对当地特色的竹编工艺产生浓厚兴趣,2020年初在短视频平台开始了直播之路。从开通“竹艺轩工艺坊”账号拍摄短视频至今,覃燕菲每天直播两到三个小时,日销量100-200余件,2021年实现营业额500余万元,收获74.2万粉丝。样式新颖、结实耐用,是粉丝对覃燕菲竹艺工艺品的评价。她的小筐、背篓、簸箕等,已销往山东、江苏、安徽、四川等全国各地。
“开始的时候,我只是感兴趣拍点视频而已,后来我刷到别人在抖音上卖产品,我就想到我也可以把我们的竹编卖出去。当我第一次尝试直播时,就得到1000多单,粉丝涨了800多个,给了我很大的信心。”覃燕菲乐呵呵地说道。
“像这款375g的普洱茶饼盒,采用了双层六角梅花形编织工艺,都是编织工龄长达三十余年的师傅们戴着眼镜,用小镊子将一条条竹丝细细编织,经过竹条染色、抛光打磨、高温碳化等工序,历时15天才能完成。”聊起竹编工艺品,覃燕菲如数家珍,“目前这款竹编工艺品,我们正在积极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着电商时代的到来,覃燕菲竹编工艺坊的订单数量不断增加。下午1点,经过近2个小时的直播,直播间一共卖出了158单。直播结束后,工艺坊的仓库忙得不亦乐乎。“我们要赶在下午5点钟前包装好刚刚收到的订单,争取当天就将所有订单发出去。”正在仓库打包的黄美玲说道,闲谈之余,她算了一笔经济收入账。她说:“我手脚麻利,一个月大概能赚两千块钱的收入咧。这也就是闲时做,平时我们都是以种庄稼为主。”
“这两年,我们利用‘互联网+’搭建了电商销售平台,助力竹编工艺品畅销全国各地。工艺坊现在的员工全是附近村镇的村民。”覃燕菲说道。
走进烟墩镇三联村,家家户户都掌握一门编织的传统手艺。勤劳的三联人,正在凭借竹编把这门传统手艺,编织着自己的幸福生活。如今,走在烟墩镇三联村的路上,远远就能看到一道道编织的身影,村民家门口也堆放了各种各样的竹编,竹编工艺品已经成了三联村的一张名片,也成为了当地村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助推器。
不远处的院子里,几位妇女正忙着编织手工筐,一根根普通的编织带在手指间来回穿梭、上下翻飞,几个人熟练地用手牵住柔韧的旋条来回穿梭扎边,娴熟的双手编着手中的筐,一条条细柔的柳条,在她们手中变成了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柳条的清香,潮湿的空气,凉爽的感觉,增添了春天特有的魅力。
“当时就是想打个零工,补贴家用,后来竹编对我的生活改变很大,长期以来因为要照顾家里老人和小孩不能出远门务工,但只做点农活收入很少。”檀恩彤的妈妈高兴地说道,“这三年多来,不仅每年都能有一万多的增收,同时也在生活中找到了一项乐趣,看到每次出来的作品一次比一次好就很满足。”
“我那个十岁的孙女现在已经能编织简单的手工筐哩。”檀恩彤的奶奶骄傲地说,“我编织已经有三十多年了,到了我这个年纪,手脚不如年轻人利索。别人一天能做20多个,我慢点,一天能编八至九个,能挣到约九十块钱”。
远处一位老人正在为竹编工艺品抹油,“这是最后一道工序,刷一层光油,能起到一定的防潮防虫防蛀作用,可以更加耐用。”宁立斌说,他利用农闲时间来工作,一件竹编工艺品能赚到五六块钱,一年大概可以收入七八千块钱。
“我就想让更多村民能加入进来,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挣到工资,既能看孩子又能照顾家。”覃燕菲笑着说道。目前,三联村共有400余人参与了竹编的制作,人均年稳定增收1.2万元,部分群众家庭还实现了全就业。初步实现了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农活不担误、老人有照顾、孩子教育有保障的目标,不仅改变了农村家庭生活模式,还夯实稳定了脱贫基础,是灵山县广大人民群众用勤劳双手自力更生、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灵山县抓住“网红经济”发展机遇,鼓励支持电商企业在传统电商平台销售的基础上,通过新媒体渠道开展“直播带货”线上营销,有效带动社会力量通过直播方式参与电商销售,实现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截至目前,灵山县已建成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1个和6个物流仓储中心,建成镇级电商服务站17个,村级电商服务点201个,物流快递企业的乡镇覆盖率达100%。开展电商扶贫基地建设和品牌培育等农产品上行项目18个,举办电商项目培训场次共计118场,线上线下培训人数超25000人次。现在已有越来越多像“竹艺轩工艺坊”一样的自媒体群体加入到乡村振兴的浪潮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TAG:潮流 | 网红 | 网红
文章链接:https://www.lk86.com/hong/118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