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阿里巴巴影业集团(下文简称为“阿里影业”)发布了2022/23半年度财报。其中显示,今年上半年阿里影业的营收为18.29亿元、同比增长35%,经调整EBITA净利润1.49亿元、同比扭亏为盈。而这也是继今年第一季度首次扭亏为盈后,阿里影业交出的又一份不错的成绩单。
具体而言,阿里影业的收入主要是由内容、科技和IP衍生及商业化三部分组成,在报告期内,其核心的内容业务营收10.4亿元、同比增长85.71%,主要得益于出品和发行的电影以及优酷自制剧的出现表现,而科技业务和IP衍生及商业化业务营收同比则基本持平,分别为5.66亿元与2.23亿元。
不过正如这份财报中所说的那样,受疫情影响,报告期内全国电影票房仅117亿元、同比减少30%。事实上,近几年、尤其是今年上半年,院线可谓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这样的情况下阿里影业能够实现扭亏为盈,其实大概率得益于在内容投入方面的谨慎。
而阿里影业在上半年参与的18部影片,贡献票房超过70亿元,俨然已经占据了国产片票房的近六成。这一方面说明其保持着对高质量内容的命中率,另一方面其实也与影院上线新片的数量骤减有一定关系。
从某种角度出发,也正是由于整个市场环境的严峻形势,才使得阿里影业一改此前在内容投入方面的“不设上限”,以及对淘票票等科技业务的补贴。此前在院线市场环境尚好时,为了支持淘票票的发展,阿里影业面对赤字也依旧表示“将加大投入”,并积极与猫眼等竞争对手竞争,但如今双方早已偃旗息鼓,毕竟寒冬之下“低调续命”才是上上策。
但相比于内容业务的增收又增利,阿里影业的科技业务和IP衍生及商业化业务,反倒是收入和利润双双出现了下滑。
当然,科技业务依旧还是阿里影业在泛文娱产业中的关键部分,该分部除了淘票票外,还有ToB平台云智以及互联网票务平台大麦,此外还有包括宣发平台“灯塔”、营销全案设计“黑马”,以及内容营销机构“淘秀光影”的全链路宣发平台。
随着抖音方面以“低价电影票”切入互联网院线票务,阿里影业想必不太可能会放任其迅速壮大。今年上半年,淘票票联合大麦进一步优化“淘麦VIP”会员体系,其作为行业首个“电影+演出”联合会员体系,如今会员用户规模已突破了1000万。
并且值得一提的是,淘麦VIP近期还推出了“电影买一赠一”、“热门演出优先购/专享购”、“9.9元看脱口秀”等活动,显然从院线已拓展到了各类演出票务的销售,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而诸如“电影退改签”、“电子纪念票”、“会员观影报告”等用户体验的升级,是试图强化用户黏性。
随着院线的逐步恢复,对于阿里影业来说,淘票票显然依旧是面向消费者的最佳窗口,因此如何深度挖掘用户需求,也就成为了现阶段的关键一步。
此外,作为去年唯一实现经营利润增长的业务,阿里影业先后创立了潮玩品牌“锦鲤拿趣(KOITAKE)”与IP商品零售品牌“另物(KOILAND)”,并围绕优酷影剧综等内容推出相应的IP衍生品,以尽可能延长相关IP的生命力,发挥长尾效应。不过对于目前的周边市场而言,暂时还没有出现像迪士尼、三丽鸥等公司的知名IP,因此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上半年该分部业务的利润也有所下滑。
不过在这份财报中不难发现,阿里影业也开始朝着以IP为核心的服务平台靠拢,并逐步在打通IP授权与营销环节。除了自行推出潮玩品牌外,今年其已与三丽鸥达成合作,并获得了凯蒂猫、美乐蒂等26个形象在国内制造及销售商品的独家授权。
整体上,阿里影业已然开始“挣钱”了,而这显然也与爱奇艺的连续季度盈利一样,是可以被参考的。不过在这之中不难发现,阿里影业与优酷的协作相当紧密,无论是内容方面的自制剧,还是围绕相关内容的IP衍生,几乎都是赚钱的业务。那么,优酷何时才能实现“自给自足”呢?
就在11月17日,阿里巴巴方面也发布了2023财年第二财季财报。其中显示,优酷日均付费用户规模同比增长8%,并且通过审慎投资内容及制作能力,持续改善运营效率,已连续六个季度亏损同比收窄。
此前在第九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阿里文娱总裁、优酷总裁樊路远就曾指出,“这个行业是有盈利的企业,但我们三家什么时候能盈利?按照现在的生存环境,盈利指日可待那是痴心妄想。”但在长视频赛道日趋冷静的情况下,优酷似乎也紧跟爱奇艺在减亏之路上奋力一搏。
从排播来看,优酷近期的内容供应并不算少,其中还不乏《炽道》、《重生之门》、《她们的名字》等热度登顶各大榜单的剧集。在减量的基础上还能够保持爆款剧集的数量,这无疑已成为了如今爱优腾都在努力的方向。
不过值得思考的是,除了在内容生产、采买方面更为谨慎,同时发力自制剧外,长视频赛道还有更多的可能性吗。而阿里影业的盈利,能够代表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吗?
TAG:潮流 | 资讯 | 阿里影业 | 阿里影业财报 | 阿里影业财报最新 | 阿里影业收入 | 优酷日均付费用户规模
文章链接:https://www.lk86.com/zixun/149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