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本报刊发合肥市包河区中小学书记校长集体回归一线教学的消息之后,立马引发了舆论的热议,多家主流媒体配发评论表示赞同,但是也有少数网友提出不同意见,认为校长更应当搞好学校管理,把握大方向,不要因为上课而分散了精力。有人甚至认为,校长带课是不现实的,弄不好,还会影响学生的成绩。
事实上,不少校长一直以来都坚守在教学一线,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也未见得就影响到发展大局和学生成绩。
比如,记者采访的合肥市第四十八中学滨湖校区校长张伟,他有24年的一线教学经验,从2013年担任副校长至今,一直坚持带课,教学成绩始终位居前列。去年以来,他一周7节课,一节未落,带完一个班所有语文课程。
学校是育人的地方,校长就应该是育人的专家。他始终觉得,校长一旦长期远离课堂,就会变得不专业。校长本身是教师,应该懂得教育的规律,懂得指导其他老师按照规律教育学生,这样才能办出高品质的教育。如果校长变成单纯的行政领导,就无法在教育教学上给予准确指导。
这些年来,学生、老师和家长在想什么、怎么想的,张伟心里有一本清账。这份自信从容的背后是每天开展课堂教学、课下批改作业、抽时间和家长交流,数十年如一日,泡在教学一线。他因此感慨道:学校需要哪些规划、需要怎样管理?只有掌握一线老师、家长所想所需,决策才是有依据、接地气的。
事实上,今天教育环境的变化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快,生源也在加速迭代,几年就是一代人。一旦教师歇了一段时间不在教学一线,重回教室,会对孩子和书本感到陌生,需要一段时间重新熟悉。
有理由相信,绝大多数校长都是热爱讲台、眷念讲台的,是认同回归的,他们当初就是冲着三尺讲台,才选择了教师这份职业。诚如一位校长所言,有时候,逼着自己备课、上课,行政的事情也就放一放了。在课堂上,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时光。
讲台带给他们的绝不仅仅是怀旧般的享受,有时甚至是现实的警醒。一位校长坦言,重新站在教室里,突然觉得现在的学生和以前的真是大不一样,性格不一样,行为方式也不一样……她很庆幸,自己及时回到孩子身边,消除了这种隔膜。
一位校长感慨,现在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推进新课标的改革,如果校领导自己不亲自下场教学、教研,把新课标搞得清清楚楚,怎么有资格、有胆量去指挥别人?
一位校长反思道,以前不在教学岗位上,每次指导教师开展工作,只能怯怯地说,你看张三的课是怎么上的?现在,援引的案例都来源于自己的课堂、自己的学生,张口就来,自然更有底气。
坚守教学一线的校长并不吃亏,作为学科带头人,他们在教研上持续多年的积淀,自然会孕育出有分量的成果,也同步带出一支优秀的人才梯队。即使时机未到,开花结果也就是早晚的事儿。今年,包河区共有3项教研成果荣获国家级基础教育成果奖,其中冯璐和张琴分别是两个项目的牵头人,她们都是长期坚守教学一线的校长,这两个项目也都坚持开展了数十年。
不过,回归教学一线,从一句口号到落在实处,并不简单,也许尚有一段路要走。除了教育主管部门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外,还要看校长在实践中能否应对双肩挑的考验。分配好精力,学会时间管理,这是必须修炼的基本功。某些分身乏术的时刻,可能还要靠着内心深处对教育的情怀和信仰坚持下去。
最后,还是要回到教学与行政之间的关系上,这是校长的双重使命,既矛盾又统一,无法回避。
一位校长在采访中表示,校长回归一线教学,应当持续推行和推广,希望其他地区的校长也能加入进来,在区域内形成示范作用。另一方面,呼吁学校去行政化,让学校拥有更多的办学自主权;给校长松绑,让其尽量少受行政事务的打扰,在宁静的空间中组织教学。这样才能让校长更好地平衡管理和教学两个角色。
显然,这位校长的期待,也正是包河区基础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切入点。任何一个宏大的改革,都有一个具体的出发点;构建一个系统化的政策体系,也必须找到一个有力的切入点。
中小学书记校长集体回归一线教学,真正拉开了教育改革的序幕。我们期待着。
TAG:潮流 | 资讯 | 同步带 讲台 回归 基础教育改革 分身乏术 办学自主权 家长 新课标 教研 学生成绩
文章链接:https://www.lk86.com/zixun/156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