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断崖式降温降雪这个冬天会出现极端寒潮吗-领酷热榜网
潮流
领酷热榜网

多地断崖式降温降雪这个冬天会出现极端寒潮吗

发布
多地断崖式降温降雪这个冬天会出现极端寒潮吗

继国庆期间的“断崖式”季节性降温后,节后新一轮冷空气接踵而至,给我国中东部地区带来大风降温和雨雪天气。据中央气象台消息,10日,冷空气影响接近尾声。但吉林东部、黑龙江东部仍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辽宁东北部、吉林东部、黑龙江东南部山区有雨夹雪或小到中雪,吉林东部山区有大雪。

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10月初的降温幅度仍然超出预期,部分地区出现了破纪录的高温和一夜之间的冬季寒冷。从吹空调到穿秋裤,人们不禁疑惑:今年寒潮为什么来得这么早?

南方多地气温“跳水”

10月2日,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这也是自2010年中央气象台正式启动预警发布机制以来,下半年发布的最早的寒潮预警。10月2日14时至10月6日20时,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普遍下降8 ~ 12℃,内蒙古中东部、东北、陕西、黄淮、江淮等地降温12 ~ 16℃,局地降温18℃以上。

在北方寒潮来袭,气温骤降的时候,南方大部分地区依然炎如盛夏,处于高温黄色预警中,局地达到40℃以上。合肥、南昌、长沙、杭州等地的470个国家气象站也打破了10月份的最高气温记录。据了解,这也是历史上首次同时发布高温和寒潮两个预警。

冷空气南下,南方多地气温“跳水”,安徽、湖北、江苏等地气温甚至下降20℃以上。在经历了史上同期最热,以及“换季式”降温后,不少南方网友表示仿佛一天从夏天转到了冬天。

国庆假期过后,新一股冷空气继续来袭,除了降温,还伴随着降雨、降雪和大风天气。8日至10日,新一轮较强冷空气将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北方部分地区最低气温将为入秋以来最低。除了降温,还带来大风、降雨、降雪。

10日,冷空气影响告一段落,但东北地区仍有降温和雨雪天气。11日,广东最低气温跌破10℃,全省大部分地区最低气温创下半年来新低。

这是十月,秋高气爽,冷空气继续发力。中国很多地方都是“季节性降温”。为什么?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涛分析,国庆假期前半段,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强,影响范围广,南北部分地区最高气温突破历史同期极值,整体呈现偏暖趋势。在这样的情况下,一股强冷空气自北向南从副热带高压低空切断,地面温度急剧下降,冷暖空气对峙,导致淮河沿岸地区出现阴雨天气。持续的阴雨和稀少的阳光导致了这个地区“历史上同期最冷的一天”。

近期频繁的冷空气活动将对我国长江流域旱情产生怎样的影响?lasg高级工程师彭京北分析,平均来看,长江流域秋季的降水量要比夏季少。降水往往发生在冷暖空气交汇的地区,当冷暖空气力量相当时,就容易出现持续性降水。然而,10月以来,中国接连遭受强冷空气袭击。10月8-9日,北京等地出现大风天气,阵风7-9级,局地10级。这么大的风说明冷空气势力强,在这种情况下,南方地区不容易持续强降水。“事实上,10月5-9日,长江流域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4℃以上,但长江及其以南地区气象干旱依旧。”

冬天会更冷吗?

经历了历史上最新的高温预警和最早的寒潮预警,很多网友担心秋天已经很冷了。今年冬天会不会更冷,会不会经历极端寒潮?

9月初,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WMO)预测,始于2020年的拉尼娜现象将持续到今年年底,这将是21世纪第一次“三重”拉尼娜现象。

事实上,早在今年4-5月,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就利用科学仪器地球系统模拟器对2022-2023年将连续三年发生的拉尼娜事件进行了预测,为相关部门提供了准确的预测预警。2022年春夏,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温一直处于比常年偏冷的状态,入秋以来寒冷进一步加剧。最新预测显示,目前的拉尼娜状态将在2022年秋冬持续并发展,在冬季达到峰值。

新一轮拉尼娜的影响会比过去两轮更大吗?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郑飞表示,目前无法判断。一方面,历史上很少有连续三年发生拉尼娜事件的例子,所以无法给出一个统计结论;另一方面,这次拉尼娜事件的强度将属于中等强度类别。未来中国气候如何发展和影响,仍需持续滚动预测,增强可信度。

9月底,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肖禅在中国气象局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1986年以来暖冬出现的频率有所增加。拉尼娜事件后的冬季,有气温偏低的年份。冬季气温异常的主要特点是: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尤其是华北北部、东北地区南部、华南大部、西南地区东部和北部、西北地区大部。拉尼娜事件后,我国冬季降水主要表现为:大范围降水偏少,尤其是东北地区东部、长江中下游、西南地区南部和新疆北部降水偏少。西南地区北部、西北地区东部降水较多。

不过,肖禅也指出,拉尼娜事件只是影响中国冬季气候的外部强迫因素之一。中国的冬季气候还受到北极海冰、欧亚积雪等因素的影响,大气系统中的自然变率也起着重要作用。气象局将加强研判,10月下旬提供更详细的预报意见。

郑飞认为,在拉尼娜事件和暖北冰洋的协同影响下,今年冬季,我国冷空气活动趋于持续偏强,容易出现周期性低温和极寒事件。目前,基于北极海温偏暖的现状和未来出现拉尼娜事件的可能性,预测今冬我国北方部分地区气温略低,可能受阶段性冷空气影响,极端寒潮爆发的可能性较大。南方部分地区存在低温、冰冻、雨雪等灾害的可能,需要提高警惕,提高防范意识。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国家特聘教授罗静佳在接受现代快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对于东亚来说,拉尼娜事件影响下的冬天会更冷。但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在增加,冷的程度可能没有前几次拉尼娜事件那么明显,可能不会造成非常寒冷的冬天,但是它的降温可能会通过寒潮的发生来体现。“所以,应该特别注意今年冬天可能出现的寒潮的频率和强度。”

专家:极寒事件有增加趋势。

在刚刚过去的夏天,北半球出现了罕见的高温热浪。中国大部分地区也被高温覆盖,多地持续出现40℃以上的高温。全球变暖,为什么会有强寒潮?

许多专家表示,强寒潮和全球变暖并不矛盾。正是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气候更加不稳定,夏季暴雨、高温热浪、旱涝急转、冬季极端低温、寒潮等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都在增加。比如2020年12月到2021年1月,中国接连遭遇极端寒潮,导致大范围降温,多地出现极端低温。

lasg高级工程师赵亮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从频率统计来看,近20年来我国冬季寒潮日数呈下降趋势,但在时间和空间上差异较大。从空间上看,寒潮日数减少主要发生在南方,但北方寒潮日数没有减少,尤其是东北地区。从时间上看,强寒潮出现的频率在冬季前半段较多,寒潮的减少主要集中在冬季后半段(2月)。

值得注意的是,自2008年以来,我国东部最冷冬季的平均最低气温,也就是年度最强寒潮事件,已经低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也就是说,强寒潮事件有增加的趋势。

赵亮进一步分析,中国冷事件的变化特征与全球变暖引起的北半球大气环流和极地系统的重要变化密切相关。其中,冬季北极变暖,中纬度大陆变冷——即暖北极冷大陆现象是重要的变化模式。这种现象与包括中国在内的中纬度地区极端寒冷事件的爆发,尤其是中国北方的剧烈降温事件密切相关。

“随着全球气候异常的持续,北半球冬季的极寒(寒潮)事件似乎已经‘司空见惯’了。但是它将在何时何地发生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大气研究所副研究员姚瑶说。“温室气体的不断增加使地球变得越来越暖,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变得越来越不稳定。在北半球,冬季极涡更容易变得不稳定。在有利的大气环流系统引导下,冷空气会更容易、更频繁地突破西风急流障碍,进而被输送到中低纬度地区,造成极寒(寒潮)天气。

关于极端低温事件的预警,郑飞强调,要加强短期天气预报和两周以上的气候趋势预报,提高雨雪冰冻灾害的防范和预警能力。同时,农业、畜牧业、能源和交通运输行业需要密切关注冰冻雨雪灾害的预警,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TAG:潮流 | 热榜 | 降温降雪 | 极端寒潮
文章链接:https://www.lk86.com/hot/20236.html
声明:本页面内容源自互联网,不能用于任何商业服务,也不可作为任何信息依据,更无法构成专业建议,我们无法确保该内容的时效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仅供读者参考。严禁使用和转载与分享该内容。本站对该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内容和图片有误或涉及其他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处理。
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