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子们,大连西山水库惊现成群怪鱼,经鉴定是革胡子鲶,属外来入侵物种。专家称它在大连难以自然越冬,因最适水温25℃ - 30℃。这怪鱼或因放生而来,放生外来物种危害大,咱一起了解下
家人们,最近大连的西山水库可是“热闹非凡”,原因竟然是一群神秘怪鱼的出现,这消息一传出,瞬间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了千层浪🌊,引发了大家的广泛关注。今天,咱就一起来揭开这些怪鱼的神秘面纱🧐。
🌟怪鱼现身:水库惊现“神秘来客”
5月6日下午,市民王先生像往常一样,悠闲地在西山水库散步🚶。突然,水面上一阵“哗啦啦”的动静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定睛一看,好家伙😲,一群从没见过的大鱼正在水中欢快地游动着,数量起码有六七条呢。其中最大的一条,体长接近一米,在阳光的照耀下,鱼身泛着黝黑的光泽,别提多引人注目了。
王先生作为大连水域鱼类的“小百科”,对本土鱼类那是了如指掌,可眼前这些鱼却让他摸不着头脑🤯。这些鱼全身漆黑,身体呈流线型,游动速度超级快,最特别的是,它们身上竟然没有鳞片。出于好奇和对生态环境的关心,王先生费了一番功夫,成功捕获了一条。这条鱼体长超过50厘米,体重有五六斤,鱼身光滑得像打了蜡,嘴边还长着好几根“胡子”,看起来十分奇特。
经过手机搜索比对,王先生惊讶地发现,这些鱼的外形特征与外来物种“埃及塘鲺”高度吻合。这可把他吓了一跳,要知道,埃及塘鲺原产于非洲尼罗河流域,以超强的适应能力和繁殖力闻名,在国内多个水域都被列为入侵物种。王先生心想,这绝对不是本地原生鱼种,很可能是有人违规放生的。而且他推测,水下说不定还潜伏着更多这种怪鱼,这可如何是好😫?
🧐专家揭秘:怪鱼竟是革胡子鲶
王先生发现怪鱼的消息很快传开,大连自然博物馆的副研究馆员李宏龙在仔细分析了王先生提供的影像资料后,给出了确切答案:这些怪鱼就是革胡子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埃及塘鲺。
革胡子鲶可有着独特的外貌特征。它体型较大,头部扁平且坚硬,长着4对发达的须触,就像小雷达一样,帮助它在水中感知周围环境。它的体表光滑无鳞,通体呈棕黑色,腹部则是灰白色,背部及体侧还有一些不规则的黑色斑点和灰白色云状斑块,这独特的“装扮”让它在鱼类中显得格外与众不同。
革胡子鲶原产于非洲大部分地区的内陆水域,属于热带、亚热带鱼类。它们喜欢栖息在田间沟渠及小溪河等水域,常常藏在洞穴里。因为惧怕强光,所以白天它们就像害羞的小姑娘,躲在洞穴中,一到夜晚就活跃起来,四处活动和觅食。而且,它还有个神奇的技能,拥有鳃上辅助呼吸器官,皮肤也能进行呼吸,这使得它在低氧的污水环境中也能生存,简直就是鱼类中的“生存大师”👍。它还是个杂食性鱼类,小型鱼类、无脊椎动物及水生昆虫等都是它的美食。
❄️生存挑战:在大连难以自然越冬
李宏龙专家分析,王先生在西山水库发现的革胡子鲶大概率是有人放生的。虽然革胡子鲶的适应能力很强,能够在7℃至38℃的温度范围内生存,但它最适宜的水温是25℃至30℃。大连的冬季那可是相当寒冷,水温远远低于革胡子鲶的适宜生存温度。所以,在大连地区,革胡子鲶很难自然越冬,一般过一个冬季就会死亡😔。
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吧,如果革胡子鲶能够在大连自然越冬并大量繁殖,凭借它强大的适应能力和杂食性,不仅会与同生态位的本土物种竞争食物和生存空间,还会大量捕食各类水生生物,消耗自然生物资源,那对大连水库的生态系统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可怕的灾难😱。
🚫放生危害:外来物种不可随意放
说到这些革胡子鲶出现在大连水库的原因,大概率是人为放生。在这里,我必须要给大家好好科普一下,随意放生外来物种的危害可太大了🙅♀️。就拿之前江苏常州的徐女士来说,她擅自将2.5万斤原产于非洲尼罗河水系的埃及塘鲺放生到长荡湖,结果不仅造成大量鲶鱼死亡,还严重危害了长荡湖水生态系统安全。最终,徐女士被依法判处承担因其非法投放外来物种革胡子鲶所造成的一系列损失,共计5.8万元,鱼贩子刘某也承担了连带赔偿责任。
大连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常务副会长谷国强也提醒大家,近年来大连胡乱放生的情况时有发生。胡乱放生不仅可能导致放生物死亡,放生外来物种还会严重破坏生态系统平衡。要是胡乱放生造成严重生态后果,可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违反国家规定,非法引进、释放或者丢弃外来入侵物种,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TAG:领酷 | 热榜 | 专家称大连水库怪鱼不能自然越冬 | 大连水库 | 怪鱼 | 革胡子鲶 | 自然越冬
文章链接:https://www.lk86.com/hot/220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