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听文学家讲述平凡生活-影视-领酷网
潮流
领酷影视网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听文学家讲述平凡生活

发布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听文学家讲述平凡生活

由贾樟柯执导的纪录电影《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将于9月19日正式上映。影片分别选取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的三位作家贾平凹、余华和梁鸿,作为最重要的叙述者重新审视社会变迁中的个人与家庭。点映过后,很多网友认为影片触动到了中国人共同记忆的真挚情感。

9月16日,电影《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主人公之一——作家梁鸿做客《今日影评》节目,畅聊透过家乡、友谊、成长等话题阐释影片创作,并为广大观众朋友推介这一献给他们家乡的共情之信。

村庄文学暗含期许

百眼观世触达永恒

从原名《一个村庄的文学》到现在的《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影片的名字逐渐脱离具象。在梁鸿看来,这个题目抽象、带有隐喻也有诗意,包含着某种韧性、一种坚持。对于其中的游字,她对《今日影评》指出,这个动词让她想到在农村割麦子时割到不抬头的状态,就像一棵树一样,我们一直生长,长到天空,一直往上触摸,都是一种对未来的期许与希望。

与从河流游向海洋的向外探索不同,影片呈现的实际是对故乡的回忆。回想第一次完整看到全片的感受,梁鸿直言非常震惊。她向《今日影评》表示,作家口述般的影片有着非常多的细节,记录每一个面孔的瞬间都有某种永恒性,铺垫出电影的基本底色。论及片中四位主角——马烽的女儿、贾平凹、余华和她自己,梁鸿坦言都是镶嵌在历史之中的叙述。她继续对《今日影评》指出,贾平凹对父辈变化导致个人变化的敏锐体察及对秦腔等民间文化的百眼观世,有着一种古老的文化因子,而贡献出影片片名的余华勾连生与死的幽默与敏捷,也体现着一名作家内心的勃勃生机。

故乡母题深入血液

平凡生活文学讲述

纪录电影《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尾声,梁鸿的儿子出镜,在母亲的教导下学用家乡方言河南话介绍自己。谈及青年一代认城市为故乡而与作为真正故乡的农村有距离的现状,梁鸿对《今日影评》坦言并不会觉得是一种遗憾,下一代的故乡可能就是北京,但他可能会因为母亲的缘故永远记住梁庄,未来在有自己的孩子时会回到奶奶家乡的那条河,完整历史的洪流。对于作家,故乡意味着什么?在梁鸿看来,故乡是文学永恒的母题,也是贾平凹所言的血地,可能城市是我的第二经验,它没有我的第一经验那么深刻,不管是以前、现在还是以后,故乡都会成为我们的一个写作主题。

回想贾樟柯导演邀请她参与影片制作的最初,梁鸿坦言是一个偶然与意外。面对《今日影评》的镜头,梁鸿回忆着参与吕梁文学季时接受贾樟柯采访的细致状态。他一直就默默地去注视着你,好像跟一个老朋友在聊天,聊到非常久远的过去,你内心最深的那种痛、那种情感的来源,甚至包括你写作的某种最神秘的驱动。对于不那么了解文学的观众,在中秋档观看这部影片能够有何收获?梁鸿对《今日影评》指出,这部可能看不到强故事性的影片更倾向于沉思与沉浸,即便拥有巨大国际声誉的余华讲述的也是自己作为普通人的故事,看似是文学家在讲故事,但其实又包含着某种普遍性。

据悉,电影文化评论类日播栏目《今日影评》每周一至周五晚22:00档于CCTV-6电影频道播出。


TAG:潮流 | 影视 | 影片 | 梁鸿 | 影评 | 故乡 | 文学 | 电影 | 家乡 | 作家《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听文学家讲述平凡生活
文章链接:https://www.lk86.com/movie/111317.html
声明:本页面内容源自互联网,不能用于任何商业服务,也不可作为任何信息依据,更无法构成专业建议,我们无法确保该内容的时效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仅供读者参考。严禁使用和转载与分享该内容。本站对该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内容和图片有误或涉及其他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处理。
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