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 年,一场爆炸瞬间将东京吞没。31 年后,重建的城市已洗去战争的痕迹,骑着摩托的少年们在光怪陆离的夜色中穿梭……」
这是《Akira》的开场画面,也是电影中的记忆锚点。这部由大友克洋(Katsuhiro Otomo)执导,于 1988 年上映的动画作品,不仅成功预言了第 32 届奥运会在东京举办,更划时代地推动日本动画进入西方视野,对后世的影视、音乐、游戏等流行文化产生深远影响。Kanye West 就曾直言儿时观影后的震撼,其于 2007 年发布的《Stronger》音乐录影带便是对这部经典的一次致敬。
Toho
大友克洋的作品,似乎都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无论是其执导的《Akira》、《蒸汽男孩》,还是参与制作的《回忆三部曲》、《大都会》,从不缺少宏大的爆炸场面。光在《Akira》中,东京就被他「摧毁」了 2 次。「毁灭」因此也成为大友克洋美学中最为鲜明的一枚标签。1 of 10
Katsuhiro Otomo’s Filmography2 of 10
Katsuhiro Otomo’s Filmography3 of 10
Katsuhiro Otomo’s Filmography4 of 10
Katsuhiro Otomo’s Filmography5 of 10
Katsuhiro Otomo’s Filmography6 of 10
Katsuhiro Otomo’s Filmography7 of 10
Katsuhiro Otomo’s Filmography8 of 10
Katsuhiro Otomo’s Filmography9 of 10
Katsuhiro Otomo’s Filmography10 of 10
Katsuhiro Otomo’s Filmography
Close-Up 在电影术语中意为「特写」,指聚焦于某一局部的镜头,放大突出细节以达到强调或推动剧情的艺术效果。一部优秀的电影可以被多重解读,同理,一位杰出的导演也存在不同侧面。HYPEBEAST 今番便聚焦在大友克洋电影中的「毁灭」元素,一窥其破坏美学下所暗藏的人性反思。冰冷机械下的破坏美学
Comme Des GarÇons
1983 年,大友克洋凭借《童梦》,成为首位摘得日本 SF 大赏的漫画家。在其早期漫画作品中,便可窥得这位动画大师垂青于机械、爆炸等元素。大友克洋以精细的写实画风与深邃的末日世界观,撼动当时以简化抽象画面推动剧情的日漫主流,他的出现也被视为日漫产业转变的重要节点。
《Akira》中经典的都市夜景为 Cyberpunk 视觉奠基Toho
由机械,摩天建筑,繁华与破败交错所营造出的冰冷都市,在爆炸声中瞬间化为废墟,一股悲凉的末日情绪油然而生。这是大友克洋惯用的手法。他笔下的故事大多发生在技术发达,但社会颓败的架空世界。也正因这一强烈对比,其作品为后世 Cyberpunk 世界观的搭建提供了灵感来源。
Métal Hurlant
大友克洋对宏大纵深场面的痴迷,很大程度上是受法国漫画家 Mœbius 的影响。Mœbius 的作品以想象力与空间感闻名,其短篇漫画《The Long Tomorrow》可能是世界上最早将「Cyberpunk」视觉化的作品。受此启发的还有《Blade Runner》的导演 Ridley Scott。
贯穿《Akira》的爆炸场面Toho
除了以毁灭性大爆炸拉开帷幕的《Akira》,《她的回忆》中诡谲的太空墓场,《老人 Z》中老龄化问题严峻的东京都,《大都会》中极具压迫感的后现代都会 Metropolis,《蒸汽男孩》中维多利亚时代下古典繁复的伦敦城,都惨遭大友克洋「毒手」。
《Akira》手稿Toho
为实现震撼人心的视觉效果,大友克洋所执导的动画作品素以成本高昂著称。《Akira》的原画多达 15 万张,大友克洋本人更是独自完成 700 多页的分镜头脚本。为保证细腻的人物动作,《Akira》采用现已被淘汰的「赛璐璐 Celluloid」手绘技术,工程量之大难以想象。高达 7 亿日元的天价制作费,也让《Akira》成为当时日本最昂贵的动画电影。而后的《蒸汽男孩》历经 9 年的打磨,耗资 24 亿日元,再度刷新纪录。「毁灭」背后的人性反思
《大都会》中的经典一幕Toho
大友克洋的「毁灭」,显然并非只服务于视觉效果。《Akira》中军方想要制造出带有超能力的人类,结果被这股无法操控的力量所威胁;《大都会》中人类对人工智能愈加推崇的同时,两者之间的冲突不断升级,结果全人类差点因此灭绝;《蒸汽男孩》中两股势力对科技力量进行争夺,结果酿成大战;《别了武器》中的军队在人类制造出的智能战车面前不堪一击;《最臭兵器》中主角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毁灭性的生化武器带至市中心,荒诞之余,直击人性。
《别了武器》中面对人工智能束手无策的人类Sunrise
这些故事无不围绕着大友克洋电影中的永恒主题「人类该如何使用技术」。他对于机器的迷恋显而易见,但同时也为技术对人类的影响感到担忧,这种矛盾心理铸就了其作品的独特之处。或许是出于对人类的警示,电影中人类与技术的关系,往往是悲观的。
《蒸汽男孩》中透过孩童的视角看待成人间的利益纠纷Sunrise
但大友克洋并非将「毁灭」归罪于科技,相反他认为技术本身是无罪的,最终让人类走向毁灭的,是人类自身。人性中的自私、贪婪、猜忌,皆是那朵蘑菇云的催化剂。人们若一味地「造神」,挑战自然,终将被人类力量所反噬。
大友克洋Getty Images
大友克洋于 1954 年出生,日本战败的阴霾,加上此后的国际纷争、安保斗争,让他萌生对战争的反思。随后日本经济、科技开始高速发展,1964 年举办东京奥运会,1968 年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强国。这段时期,钢筋水泥浇筑的巨兽开始林立,整个国家都沉浸在欣欣向荣的情绪中。然而到 80 年代末期,灯红酒绿之下已败兆初显,经济腾飞的代价——环境破坏也开始让国民尝到苦果,这种繁荣的幻象一戳即破。
Toho
其实《Akira》的灵感大部分来自这段时期大友克洋在东京街头的见闻,所谓的「神预言」也只不过是对昭和东京的复盘,再次重演的历史反倒让电影背后探讨的主题更发人深省。讽刺的是,昂贵的《Akira》也算是这场经济泡沫的产物。结合大友克洋所经历的时代,他作品中洋溢的反战情绪、末世情结以及对科技、人性的思辨便显得不足为奇。
Comme Des GarÇons
「一个异能少年站立在东京废墟之上,人人都会说这是大友克洋。」宫崎骏的这句评价,言简意赅地揭示了大友克洋电影最常见的几大元素——科技、少年、毁灭。
对于机械,感性的痴狂与理性的恐惧交杂在大友克洋的电影中。科技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毁灭人类。在两者之间的矛盾激化到不可调节的程度时,大友克洋往往选择用「毁灭」结束这一切,似乎也在将这道难解的题抛给观众。
《Akira》中喜欢飙车的不良少年金田正太郎,《蒸汽男孩》中热衷机械的天才少年 James Ray Steam,大友克洋塑造这些喜欢摆弄机器的少年形象,似乎也是在绝望的故事中寄托一丝冀望。
大友克洋的电影,一直赋存着永不过时的警世意义。尤其是放在当下这个特殊的语境中,意味越发明显。不妨期待下,大友克洋在新作《ORBITAL ERA》中如何继续与「毁灭」共舞。
TAG:潮流 | 影视 | Katsuhiro Otomo | Akira | 大友克洋 | Orbital Era | Close-Up |
文章链接:https://www.lk86.com/movie/112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