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伏产业在过去20多年间经历了技术的不断演进和变迁,中国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和引进国外技术改良,成功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将产业引向快速发展的“光速”快车道,如TCL中环这样的“技术派”企业,精准抓住每次技术竞赛的“赛点”,不断进行研发和创新投入,引领着行业发展,为光伏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曾几何时,受制于成本约束,多晶硅市场份额远远大于单晶硅。众多业内外玩家疯狂涌入多晶硅赛道,而TCL中环始终坚持物理结构更优的单晶硅路线,难能可贵。又凭借在成本和产能等方面数次突破,令TCL中环最终实现了单晶硅对多晶硅的“取代工程”,成为“光伏硅片双雄”之一。
2019年,TCL中环全球首发G12大尺寸硅片,光伏从此进入大尺寸化时代。大尺寸硅片技术,不仅是通常意义上的尺寸加大,而是兼顾了性能、制造复杂度与成本结构,这使得光伏行业降本增效出现了“最佳解决方案”。
光伏技术更迭如此之快,以至于现有技术刚刚成熟、被普及化,就有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方案崭露头角。在这种高强度的技术代际竞争之下,只有顺应行业发展大势提前布局下一代技术的企业,才有希望成为新世代领军者。
大尺寸主要与高功率有关。要实现700w+组件功率,需要使用210mm大尺寸组件。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到2030年,210mm尺寸硅片将占据70%的市场份额。通过将组件产品功率从600W+升级到700W+,TCL中环实现了效率提升、有效降低电力成本。大尺寸G12硅片推出后,受到业内热烈响应。几家光伏龙头企业在此基础上成立了700W+联盟,作为联盟发起人之一,TCL中环主导并一直守护210mm完整的产业链生态。
“薄片化”则能有效减少单片耗硅量,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据测算,如行业内全规格单晶硅片从175μm全面转换到160μm厚度,预计可节省6.8%的硅使用量。去年2月,TCL中环报价的N型硅片从130μm和140μm下降到110μm厚度,且该报价低于同尺寸的P型硅片。
N型方面,一边成本优势不断缩小,一边效率差距越拉越大,N型电池取代P型电池已经毫无争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最快到2025年N型电池主导市场,市场份额合计将超过50%;N型硅片也将在2025年超越P型硅片,占据近60%的市场份额。
因此,押注上述技术路线的TCL中环,有可能成为下一世代光伏技术普及的最大赢家之一。210mm大尺寸叠加N型双剑合璧的“210+N”,代表了光伏行业最具领先性且兼顾实用性的技术路线。依靠行业趋势预判、前瞻性布局和高强度的研发,TCL中环能够发起并同时掌控、两项核心技术优势,从而在构建、持续完善210+N型光伏生态中,以差异化竞争革新技术路线,以推动产业发展先机。
眼下,光伏界赛跑进入了持久战阶段。无力持续投入技术研发、不愿走出“舒适圈”的光伏企业,不仅其市场份额会被日益侵蚀,被市场淘汰也只是早晚的问题。
因此,持之以恒的技术投入、坚持不懈的降本增效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能力提前预判、顺应发展趋势并积极采取行动的玩家,才能持续构建起坚固的护城河,在波涛汹涌中屹立不倒。
近年来,随着中国光伏、新能源汽车等新产业崛起,从“产品出海”到“企业经营”出海,中国企业正在面临新课题。中国企业实现真正意义上两头在外的“走出去”,才刚刚开始——进入工业4.0时代,中国制造业渐次升级为技术服务、乃至行业标准的对外输出。谁能整合、优化这些“中国要素”迁移全球,谁就能以中国发展动能嫁接全球市场。
在这一议题上,TCL中环的智慧工厂,或许再一次走在了行业前列。TCL中环总经理沈浩平有言,全球化不只是把商品卖到国外,而是把制造能力输送全球。
据了解,基于“工业4.0”技术打造的智慧工厂,具备强复制性,因此能实现工艺技术优势的迁移,并在不同环境下适应良好;且可规避不同国家因土地、人力等因素而导致的成本矛盾。特别是在人力成本高企的欧美等发达国家,智慧工厂在成本端的竞争力得以施展。
以美国建厂成本为例。据InfoLinkConsulting调研,美国的人工、水电成本比中国高10%,加之部分组件辅材依赖进口,生产成本在此基础上再增加10%-25%。国内光伏企业赴美开厂的资深技术团队工程师透露,2017年至2019年间,在美招聘的一线工人时薪最低12美元,高者达到26美元-30美元,每天工作时间“严格不超过8小时”。如“平移”到现在,一线工人的日薪最低也要800元人民币,折合月薪24000元人民币。再加上企业与工人之间的劳资博弈,不间断的“减产”和返工并不鲜见。为了弥补效率和良率差异,中方辅助技术人员被迫扩大规模,从而又带来一笔不菲的支出。
而TCL中环智慧工厂的少人化、智能化生产模式,在自主研发的大数据模型及产业数据链带来的技术迁移复制性基础上,或许能为“苦成本久矣”的产业同侪,以及光伏上下游产业链上的企业,提供一份全球解决方案样本借鉴。
公开资料显示,在大数据、高级算法的参与下,TCL中环智慧工厂借助定式模式多因子联动“DeepBlue”+AI深度学习与生产深度融合,已实现产品制程数据全周期可追溯,并利用减排减碳等多项节能降耗措施,以达成综合成本优势。
数据表明,在TCL中环智慧工厂,单人可同时管理384台设备,人机配比较同行业提升200%,极大减少了负重劳动和重复性工作。在同等产能规模下,智慧工厂只需要1.3万作业员工,而可比工厂则需要3万-4万人。与此同时,TCL中环晶片工厂人均产值最高可达1000万/人/年,人均工资超2万美元/年。
“数据”+“AI”+“生产力”价值转化过程中,更高的转换效率、更高的生产制造效率和工业4.0客制化产线与柔性制造,将有力支撑全球范围内的在地化制造解决方案。
2023年10月,TCL中环与沙特VisionIndustries签署《联合开发协议》,推动在沙特共同建设晶体晶片项目,智慧工厂将实现工艺技术优势迁移全球的里程碑。TCL中环预计,沙特项目将比现有项目收益率高出5%-10%以上。
或许更能切入全球主流产业话语体系的是,以TCL中环智慧工厂为代表的ESG能力,智慧、高效、低碳和可循环的绿色制造运营体系,将有效降低出海制造的“绿色成本”。
自2023年初以来持续调整,当前光伏板块的估值,已低于2018年的“深谷”期。产业链上,“价格底”虽未能轻言,但“盈利底”、“报表底”已初步探明。公告发布后第四日,TCL中环股价出现企稳迹象。
经过几十年飞速发展,中国光伏建立起比肩、甚至超越发达国家的先进生产制造力、发展模式以及迭代体系。正是借助这些“中国元素”,中国光伏占据了全球产业优势生态位,凸显出新质生产力,使“中国制造”一步步进化成为“中国智造”,我们相信,在未来,以TCL中环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将持续取得更加领先的成就。
TAG:潮流 | 资讯 | 中国光伏产业 | TCL中环 | TCL中环最新消息 | TCL中环智慧工厂
文章链接:https://www.lk86.com/zixun/126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