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记者 李华清 在一个崭新的行业里,标新立异显得很正常,但有时候,这个正常标签的背后也会隐藏着巨大的行业野心。
比如树根互联,它要做的是工业互联网的操作系统,用其CEO陈东东的话说,就是类似于消费互联网领域里的安卓或者IOS。
这个野心不可谓不大。
自2016年成立至今,短短5年内,树根互联股份有限公司发展迅猛。2016年12月,树根互联发布1.0版本的工业互联网平台——ROOTCLOUD;2018年,树根互联落户广州;2019年至2021年,树根互联连续3年入选国际咨询公司Gartner《全球工业互联网平台魔力象限报告》,是目前唯一一家入选的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公司,2019年至2020年,根云连续两年入选工信部的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是目前全国15大双跨平台之一;2020年12月,树根互联完成C轮8.6亿元的融资,估值超11亿美元,成为中国工业互联网独角兽企业。
作为一家闯荡出一定名气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公司,树根互联如何审视自身和行业的发展?12月初,专访了树根互联联合创始人、CEO贺东东,试图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信息化与数字化可以并行
如果坐下来细聊,不难发现,树根互联对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不少理念,跟同行迥异。
贺东东强调,树根互联做的是工业互联网的操作系统,可以把树根互联类比成消费互联网领域里的安卓或者IOS。
与业内不少工业互联网平台公司倡导先做信息化再做数字化的理念不同,贺东东认为信息化与数字化可以并行。对于客户,我们一定会评估能不能服务它,但评估的维度不是它的基础弱不弱,而是看它想要的解决方案我们能不能提供。信息化程度不是最重要的点,信息化和数字化是可以并行的,信息化程度低,我们一样可以提供服务。贺东东说。
在贺东东看来,之所以有工业4.0革命,是因为原本互联网与制造业的世界不能沟通,互联网端只会跟数据打交道,它不会跟钢铁、水泥等打交道,因此,想要互联网赋能制造业,需要先在互联网与制造业之间搭建一个虚拟空间,在这个虚拟空间里,既有互联网也有从制造业端采集上来的数据,在这个空间里可以做数据分析、数据仿真、数据孪生等一系列操作,而最终得出的结果跟真实的制造业世界又是吻合的,可以用于改善真实的制造业世界,因为原本的数据,就是来源于真实的制造业世界。基于此逻辑,树根互联需要从被服务对象处采集到它的生产数据,而至于这些数据在被服务对象内部是否流动、互通,对于树根互联来说并不重要。
贺东东认为,在现阶段,获取制造企业的生产数据已经不是难事,传感器在工厂里较为普及,条件好的企业用上了数控设备,业内大概还有20%到30%的设备不是数控设备,存量比较大,但树根互联有一项技术,可以通过监测这些非数控设备的电流变化情况,借助机器学习,把电流的数据转化成设备的工作状态数据。
贺东东观察到,有些做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企业,提供的业务依然是在工业3.0的范畴里打转——给制造企业上一些ERP、MES类的软件,打通这些软件之间的信息流通从而优化制造业的生产流程。上个ERP、MES,对于制造企业当然有帮助,但这不是新东西,至少已经做五十年了,但直到现在都有制造企业是没有安装ERP的。贺东东认为,因为这些软件、系统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成本依然很高,费用可达数百万元,而这些软件、系统的核心是流程驱动,服务商会梳理被服务对象日常流程上的问题,解决掉这些问题,使整个流程变得更加通畅、合理,然后用软件把新的流程固化下来。而在贺东东的观念里,工业4.0应该是数据驱动,而不是流程驱动。工业4.0是数据智能,采集各种数据,做到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万物互联,可以管到生产的实时情况,所有的数据都建立起它的双胞胎,或者说数字孪生、数字模型,基于数字化做智能化。这个的原理跟信息化时代做的流程优化不一样。如果有人说,他要先上ERP等基础软件,那么他是做3.0时代的工作,我直接做4.0,不依赖信息化,我自己可以直接做闭环。贺东东如此阐述。
贺东东认为,工业互联网的概念太大了,可以囊括很多东西,同行也会往这个概念里装很多东西,导致这个行业目前比较庞杂,但他个人倾向于将工业3.0和工业4.0区分开来。
他同时指出,目前工信部评选出15家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这些平台可以算是国家队,比较有知名度,但在市场竞争中,这15家平台做的东西并不完全一致,最起码在市场竞争中,树根互联并没有跟其他的双跨平台出现针尖对麦芒般的竞争,通常是潜在客户并不真正了解各家平台所擅长或者所主攻的业务,只是知道这些公司全都做平台,但当客户与公司接触后,客户就会明白自己的需求应该交给谁去满足,而不是了解完一圈,还要在几家一样的平台中抉择。甚至于,树根互联跟某几个双跨平台之间的竞合关系大于竞争关系。
另一家双跨平台公司,工业富联的首席数据官刘宗长在本次专题的采访中表达过跟贺东东类似的观点,他也认为目前双跨平台选择的道路,并不完全相同。
贺东东非常看重数据驱动,在他看来,出现已久的ERP、MES软件算不上是新型的工业软件,3.0时代它们是主角,怎么到了4.0时代,它们还是主角呢?贺东东认为,新型的工业软件,应该是基于数据驱动、基于平台架构的工业软件,但现实中,行业人士普遍认为,只要是跟工业相关的软件,就是工业软件。
现在工业互联网的供给能力还是太弱
在日常的商业合作中,贺东东对于客户只有两个分类,一是企业规模,这会影响到客户会偏向于用私有云还是公有云,是本地化部署还是愿意上云,通常来说,中小企业比较愿意接受SaaS服务,而大企业对于数据安全考量得更多。二是数字化转型的意愿,是抱着试水的心态还是想法清晰、态度坚决。
贺东东能感受到,经过过去数年,政府层面的推动以及服务商的宣传,很多制造企业即树根互联的潜在客户,相信数字化转型、工业互联网是个好东西,但这不影响他们还是会有各种各样的顾虑,这个行业还远没有到形成群体效应的时候。
对于已经认可工业互联网价值的制造企业来说,他们的顾虑往往集中在几个方面,一是接受工业互联网服务的投资回报率如何?二是数据安全问题怎么保障?三是服务商的真实能力如何,能不能交出预期中的成果?
所有的新生技术,在早期,都会面临被质疑的问题,市场推广会是一项马拉松式的工作,但对于在客户群体中存在的障碍点,贺东东用一句话作为回应:客户永远没有错。
他认为,全球甚至中国的工业互联网尚且处在非常早期的阶段,如果以201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指导意见》作为工业互联网在中国的兴起,那么,工业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也就是6年时间,消费互联网大概在上世纪90年代在中国兴起,而2000年左右,马云在很多人眼里还是个骗子,电商刚兴起的时候,消费者也有很多顾虑,例如到底是先款后货还是先货后款?买到假货怎么办?这些都需要电商平台一一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消除,而工业互联网天生就会比消费互联网更难推进,在现阶段,制造企业客户有顾虑太正常了,平台商要做的依然是消除客户的顾虑。
树根互联方面介绍,对于数据安全问题,在根云平台的工业微服务组件里有一项多级解锁技术,可以针对不同安全等级需求,提供多级解锁功能,同时,工业级解锁技术,在低信号、恶劣环境下也能保证可用,解锁可靠性可达到99.99%,此外,解锁机设备硬件及软件实现防拆,防止设备被恶意破坏。
对于实力问题,贺东东介绍,有的客户可能会关注树根互联的技术参数,有的会关注树根互联过往的服务案例,有的要求更为严格,会要求树根做POC,现场小范围连接设备跑数据做成效。
据树根互联方面提供的数据,截至目前,根云平台接入设备超90万台、支持工业协议1100种、累计工业应用超5400个,客户涉及48个细分行业,签约客户将近千家。
贺东东介绍称,工业互联网是一门生态型的生意,树根互联需要各种生态合作伙伴,硬件生产、网络基础设施、集成商、行业应用软件等企业都可以成为树根互联的合作伙伴,而树根互联的P2P2B模式,也会使得树根互联跟各个制造行业的龙头企业有较为深入的合作。
据悉,所谓的P2P2B模式,第一个P指的是platform,即根云平台,第二个P指的是partner,指的是龙头企业或者产业链运营商,它们熟悉各自所在行业的制造过程和场景,最后一个B则是business。与行业龙头企业或者产业链运营商合作,是树根互联快速了解不同制造行业的捷径。在贺东东看来,前景看好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肯定是通用型的平台。
贺东东指出,尽管目前工业互联网行业是个大杂烩,商业模式很多,大家各有路数,但有可能迥异的模式也可以发展得很好,主要是这个市场空间太大了,现在工业互联网的供给能力还是太弱,远远没达到可以完全满足需求的程度。
TAG:潮流 | 资讯 | 工业 | 互联网 | 互联 | 树根 | 贺东东 | 平台 | 数据 | 企业
文章链接:https://www.lk86.com/zixun/46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