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天津9月8日电题:冯骥才:第一棵非遗学的树苗已经绿意盈盈成长起来
作者 孙玲玲
经过十多年的孕育和过去一年的培植,非遗学的种子已经扎根天津大学,绿意盈盈地成长起来。9月8日下午,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举办的入学仪式上,院长冯骥才表示。
我们已经找到了非遗学独特的路径和方法,使非遗学的发展充满活力。冯骥才透露冯研院非遗学科建设的目标,从去年首批新生入学至今,非遗学的根已经扎下,我们要让它第二年开花,第三年也就是2025年捧出非遗学教研的成果,为天津大学建校130周年献礼。
入学仪式上,刚刚入学的第二届新生从首届学生们的手中接过学院院章,从冯骥才和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杨贤金手中接过录取纪念书和纪念品。杨贤金表示,自2021年10月全国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一级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在天大落地建设以来,非遗学的学科建设逐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天大品格的发展路径。
去年的入学仪式上,冯骥才曾经问首届非遗学硕士生一个问题:你真的热爱非遗吗?
一年过去,首届非遗学硕士生于凤仪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冯先生说‘热爱非遗才能学好非遗,因为热爱包含着责任。’我们用一年的学习与实践去探索答案,现在能够骄傲地说出‘我,热爱非遗’,并将继续保持这份炙热,承担这份责任,同2023级非遗学新生一起,积极主动投入非遗学的建设,力争为中国乃至人类的文化遗产事业做出贡献。
学院为我们提供了五个田野教学基地的坚实背靠,让我们在瑞安木活字、西塘传统村落、杨柳青年画、南通蓝印花布和天津皇会的文化土壤中明晰非遗的内涵,领悟非遗学方法,验证非遗学理论。五个基地包含的非遗事象绚烂夺目,叫人深深触动,恨不能将那些遗落在各处的珍贵遗产全部保护传扬起来,重新活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于凤仪说。
这一回寄语新生,冯骥才又先抛出问题:在步入社会前的这段人生关键时期,你们是否准备好把自己锻打成才?。
冯骥才希望学生们在研究生阶段,除了在有形的层面完成论文和学业,还要在无形的层面注重对自身的三点修炼:一是要有宽阔的视野,因为视野决定对未来的选择;二是提高思想的能力,没有对事物认识的能力、思辨的能力、逻辑的能力,就难以在学术专业上进一步提升;三是承担起责任,责任并非外界强加,而是心甘情愿、源于热爱,责任越大,人的格局就越大,遇见问题才有勇气和定力,不会患得患失,学问也会做得更深。
TAG:潮流 | 资讯 | 非遗 | 冯骥才 |
文章链接:https://www.lk86.com/zixun/157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