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 1 月 21 日消息,近日有汽车博主爆料某汽车品牌 “X” 存在订单造假问题。具体情况如下:
事件经过:该品牌内部升职政策原本以销售拿下大定的数量为依据,而非实际交付数量。这一政策漏洞被部分中层管理人员利用,他们为了获得优先升职的机会,自掏腰包或者喊亲朋好友帮忙下定,之后再以正当理由放弃购车并放弃定金,制造出大批无法提车的真实订单。公司高层得到 “爆单” 的虚假数据,导致品牌内部积压大量现车,造成 “大定量众多,但无法交付” 的情况。
应对措施:该品牌高层已意识到问题,对升职政策进行了调整,更加注重实际交付量和客户满意度等关键指标,并计划对过去一段时间内的订单数据进行全面梳理和核查,以揪出存在问题的订单和人员。
面临挑战:由于虚假订单的操作手法隐蔽且合规合法,品牌很难直接找到确凿证据指证相关人员,需要采用更加灵活和细致的调查手段,如分析订单交付率、比对晋升前后的订单数据等,来逐步揭露虚假订单的真相。
事件影响:这一行为不仅扭曲了品牌价值观,排挤了真正有能力的基层员工,还损害了公司的声誉和形象,对消费者的信任产生了严重的冲击,也引发了业界对汽车销售激励政策的深入思考和讨论。
TAG:潮流 | 汽车 | 汽车 | 品牌 | 订单
文章链接:https://www.lk86.com/qiche/91901.html